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能源合作探索】“一带一路”电网互联互通现状和趋势分析

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2023-12-18


编者按国网能源院企业战略研究所主要围绕各国电力行业投资动态、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进展、“一带一路”建设政策、国际能源合作最新进展等开展研究。本专栏围绕中国能源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在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投资环境分析、风险评价、项目前期研究等方面展开,结合相关成果和研究思考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

文章导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跨国电网互联互通对于实现“一带一路”沿线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现状和趋势,提出了扩大“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的举措,为相关国家政府和企业推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提供参考。


“一带一路”电网互联互通现状
和趋势分析

执笔人:高国伟、林晓斌、肖汉雄

国网能源院

企业战略研究所






一、“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现状


     (一)“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建设了跨国输电线路,跨国电力贸易已经相当普遍,电网互联互通已经具有一定基础,跨国电网互联的必要性和巨大效益已经成为共识。“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已经初具规模,截止2019年底,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50个国家拥有跨国输电线路,与周边国家开展跨国电力贸易,占比为78%。“一带一路”沿线没有建设跨国输电线路的国家仅有14个。“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现状表明,跨国电网互联具有普遍性,扩大电网互联互通规模符合能源发展趋势。

表1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电网互联互通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IEA Electricity Information 2020、CIA World Factbook网站数据整理。

     (二)跨国电网互联目的和作用具有较大差异,跨国线路电压等级多样化,不存在统一的模式,表明电网互联互通进行顶层设计的必要性,也表明推进电网互联互通需要因地制宜。目前“一带一路”沿线跨国输电线路的目的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为能源基地跨国消纳。鉴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需求规模较小,新建的大型发电项目有时需要跨国消纳。例如大湄公河是缅甸、老挝、泰国的界河,多座水电站实现了跨国消纳。这一类电压等级通常为中、高压。

      第二类为区域统一电网建设。区域性国际组织通过构建统一电力市场达到巩固能源安全、降低电价的目的,例如欧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推动的区域电网互联项目。这一类电压等级通常为中、高压。

      第三类为邻国调剂余缺。两国之间存在电价差、具有较强互补性,跨国送电具有经济效益。例如印度和尼泊尔之间有输电线路相连,在每年冬季印度向尼泊尔出口电力,夏季印度向尼泊尔进口电力。这一类电压等级通常为中、低压。

      第四类为边境地区跨国供电。部分边境地区距离本国电网距离较远而距离邻国电网较近,从而产生了跨国电网互联需求。这一类电压等级通常较低,例如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曾建设的两条12千伏交流口岸输电线路。

      整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程度仍然较低,跨国输电线路以中低压为主,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贸易量约1600亿千瓦时,占用电量的比例约3.2%,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7%),低于欧盟、北美等跨国电网互联程度较高的地区。

     (三)鉴于跨国电网具有一定政治敏感性、协调成本较高,“一带一路”沿线跨国电网主要存在于区域合作组织中影响力较大、外交关系较好、具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跨国联网发展不平衡,中东欧和中亚电网互联互通程度相对较高,南亚、东南亚和中东电网互联互通程度相对较低。从电力贸易占用电量比例来看,中东欧和中亚分别为7.8%和2.6%,中东、东南亚和南亚分别为1.8%、1.5%和1.4%。中东欧跨国电网发达的原因在于,历史上中东欧之间较为紧密的关系,且中东欧部分国家作为欧盟的成员国,积极参与欧盟统一能源市场建设。中亚跨国电网发达的原因在于苏联时期电网互联基础较好,苏联解体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推动中亚跨国电网建设。中东地区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南亚印巴关系不稳定,因而跨国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但相关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仍在克服政治因素困难积极推动电网互联。

表2  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地区
电力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IEA Electricity Information 2020、CIA World Factbook网站数据整理。






二、“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发展趋势


     (一)“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能源绿色转型。

      电网互联互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沿线的欧亚经济联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欧盟、东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海合会等区域性国际组织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必然推动包括电网在内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沿线大部分区域性国际组织都制定了电网互联互通计划,如东盟的电网互联计划包括16个跨国输电项目,力图打造东盟统一能源市场;海合会成立互联电网管理局,推动海湾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

      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增强跨国电网的联网效应。“一带一路”沿线是未来20年内全世界电力需求增速最快的地区,IEA预测2020-204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率预计为3.2%,快于世界整体增幅(2.0%);未来20年内“一带一路”沿线电网投资规模2.58万亿美元,占电力投资的42%。随着“一带一路”电力需求规模的扩大、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跨国电网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能源绿色转型进一步提升跨国电网互联的必要性。与世界电力发展整体趋势一致,低碳化、清洁化也是“一带一路”电力发展的方向。IEA预测2020-2040年“一带一路”沿线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将比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多37%。“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经济规模较小,大型水电项目经常需要跨国送出,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也要求扩大消纳范围,能源低碳化将推动跨国电网互联互通进程。

     (二)“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主要的阻碍因素在于薄弱的电力发展基础、匮乏的资金和复杂的地缘政治。

      薄弱的电力发展基础意味着短期内难以实现高电压等级、大规模的电网互联,需要从小规模的电网互联起步。“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的电网不够坚强,难以消纳大规模的跨国电力,短期内特高压技术难以发挥作用,需要首先实现低电压等级的电网互联。

      资金短缺要求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创新商业模式。“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经济基础差,难以支撑大型跨国输电项目投融资。尽管跨国电网互联的需求迫切,但因资金缺乏项目难以落地,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创新商业模式。

      复杂的地缘政治要求加大政策协调力度,尤其需要借助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力量。“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地缘政治复杂,是大国政治博弈的重点地区,跨国电网项目作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敏感项目,受地区局势影响较大。跨国输电线路实施涉及到相关国家监管、财税、劳工、土地等政策协调,通常需要两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尤其是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统筹协调。






三、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思路


      结合“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现状、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提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电网互联互通思路。第一,分类施策,针对能源基地跨国消纳、区域统一电网建设、邻国调剂余缺、边境地区跨国供电等不同的电网互联互通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推进策略。第二,循序渐进,在电力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先从国内电网升级改造、低电压等级跨国电网入手,待电力需求提升后再升级、扩建为高电压跨国电网。第三,积极稳妥,优先推动经济性好、条件成熟、风险较小的项目,确保项目具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盈利能力,高度重视风险防范。第四,重点突破,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标志意义的项目,打造一批跨国电网互联互通示范工程,进一步彰显电网互联互通在保障经济发展、促进低碳转型、解决能源贫困方面的重要作用。



专家介绍


高国伟,博士,正高级经济师,国网能源院企业战略研究所主任经济师、国际化发展研究室主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后备),注册咨询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战略、能源经济和跨国投资。曾经主持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单位委托的战略管理、能源经济、企业国际化相关课题数十项。主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研究》、《财经热点面对面》、《世界电力行业跨国投资分析报告》等著作5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得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林晓斌,博士,经济师,国网能源院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跨国投资和国资国企改革。曾经主持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单位委托的能源经济、企业国际化、国资国企改革相关课题数十项,发表论文十几篇。曾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软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肖汉雄,博士,国网能源院企业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国际化投资、能源互联网经济等方面研究。参与完成多项国网公司重大专项、科技项目、管理咨询项目等研究,获得国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中电联电力创新奖等多项奖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余篇。

团队简介企业战略研究所(以下简称战略所)成立于2009年,原名为企业战略与管理咨询研究所,2010年12月单独设立企业战略研究所,是国网能源院核心研究所之一。经过多年实践和积累,在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企业国际化发展等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培养造就了一支专业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研究咨询队伍。战略所内设企业战略规划研究室、改革与市场研究室、国际化发展研究室,共有32名员工,平均年龄32岁,其中博士27人,硕士5人,具有高级职称12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后备3人,是一只充满活力、善于思考、凝聚力强的团队。曾获得“2010年度国家电网公司先进党支部”、“2011-2012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先进班组”、国网能源院“2011-2017年度先进集体”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先锋团队”等称号。2016年,设立“马莉劳模创新工作室”。





 往期回顾 


【国际能源合作探索】欧盟层面能源改革最近进展分析

【企业战略规划前沿】东京电力杆塔、管道资源利用经验及启示

【企业战略规划前沿】英国石油公司新战略情况及启示

【国际电力市场观察】国外需求响应市场机制与启示

【我国电力市场洞悉】电能替代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关键问题分析

【国际电力市场观察】国外电力现货市场评价体系设计的分析及启示

【我国电力市场洞悉】我国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设计

【国际能源合作探索】“一带一路”电力合作趋势分析

【国际电力市场观察】欧盟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编辑:杨彪

审核:蒋东方‍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